【職場建議】Amazon、Meta都在裁員,你擔心嗎?—認識新時代的鐵飯碗
Published by iNsearch 卓恩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去年科技業裁員人數接近 15 萬人,涉及超過 500 間公司,包括Tesla、Intel、Microsoft、TikTok 等,如同寒流襲捲全球。最近除了 Amazon 的大規模裁員之外,其他科技巨頭也紛紛進行人力優化調整。
這些數字背後,是無數個人與家庭的生活巨變。你以為在大公司工作就是穩定的保證,沒想到一夕之間全部歸零。
傳統觀念的破滅
過去,進入知名大公司被視為職業生涯的勝利組合。父母總是告訴孩子:「去大公司上班,有保障。」這種觀念在亞洲社會特別根深蒂固。
現實卻當頭棒喝。Mckinsey研究發現,2024 年全球大型企業的平均裁員率達到 8.2%,創下近十年新高。即使是過去被認為「最穩定」的金融業和製造業,也無法倖免。
花旗銀行宣布,將在 2026 年前逐步裁減 約 20,000 名員工,佔其全球總人數約一成。豐田汽車則在因應電動車轉型的過程中,首度針對日本本土部分部門進行人力重整,儘管未明言裁員數字,但已顯示出傳統產業所面臨的巨大轉型壓力。
數位轉型的副作用
裁員潮的背後,是企業在數位轉型與經濟不確定性間所承受的雙重壓力。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技術的快速發展,使得許多中階與支援性職位逐漸被取代。
世界經濟論壇在五年前就曾預測至 2025 年底,全球將有 8,500 萬個工作崗位因自動化而消失。我們必須承認,某些職位已經不再需要人力執行。這不是關於成本削減,而是關於企業的生存。
新世代的應對策略
年輕世代對於這波裁員潮的反應卻相對冷靜。大部分的職場人表示已積極培養多元技能,不再依賴單一雇主提供職涯保障。
「我從來不相信公司會照顧我一輩子,」一位 31歲的軟體工程師說道,「真正的穩定是我自己創造的。」她除了正職工作外,還經營個人品牌,年收入已超過本業兩倍。
這種「斜槓思維」正成為新常態。越來越多人開始建立多重收入來源,包括自由接案、線上創業與投資理財,作為分散風險的策略。
技能比頭銜更重要
在這些變動中,最有價值的不再是履歷上的公司名稱,而是個人的核心能力。未來最具市場價值的技能呈現多面向的特點。
- 高階認知技能: 分析性思考、批判性思考、問題解決、創造力。
- 社會與情感技能: 溝通協作、同理心、領導力、適應性、韌性。
- 數位與技術技能: AI素養、數據分析、數位工具應用、網路安全意識。
- 學習與成長心態: 終身學習、好奇心、自我管理。
單一的專業技能已不足以應對未來的挑戰。能將人類獨特的軟技能與快速發展的數位和AI技術相結合,同時抱著持續學習的態度,才是未來人才在市場上最具價值的關鍵。
“穩定”是什麼?
以前,穩定代表能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到退休,享受福利與退休金。但在今日變化快速的時代,這種「穩定」反而成了一種風險。
真正的穩定,應該是具備在任何環境下都能重新站起來的能力。這包括持續學習的態度、適應變動的彈性,與創造價值的技能。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職涯負責。與其等待企業或制度提供保障,不如主動打造屬於自己的安全感。
你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!
大企業的裁員潮提醒我們一個殘酷但重要的事實:沒有人能給你真正的穩定,除了你自己。
穩定不是一份工作給的,而是一種能力。當你擁有隨時重新開始的勇氣與能力時,任何裁員風暴都無法真正擊倒你。真正的贏家從來不是那些躲在舒適圈的人,而是那些勇於挑戰、持續成長的人。大公司可能無法給你鐵飯碗,但你,可以創造自己的鐵飯碗。
Invite you to connect our consultants
如果你想掌握自己在人才市場上的定位
如果你正在尋覓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機會
如果你期待遇見一位真正了解你的專業獵頭顧問
Welcome to follow us at Linked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