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職場建議】AI搶工作?懂「下指令」,你就是搶手人才!
Published by iNsearch 卓恩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今年薪資調查,AI溝通師(提示工程師/Prompt Engineer)平均年薪約$12萬美元,薪資範圍$95,000~$270,000美元以上。如此快速的發展,反映出企業與AI合作能力的迫切需求。
自生成式AI的出現,人們就對它抱著複雜的情感。一方面對AI產生的便利感到驚嘆,同時又擔心工作被取代、求職受阻。陸續有研究指出,提問力是職場的未來核心技能,重點不在於AI會取代誰,而是懂得運用AI的人,將更具職場競爭力。
不只是工具,關鍵是如何下指令
多數管理者將AI視為工具,寫郵件、做報表、翻譯文件。其實,AI的運用可以更深更廣。關鍵在於,如何下結構性的指令。
- 基礎提問力:功能如同搜尋引擎,提問方式像是「…是什麼?」,AI則會產出基本資訊。
- 進階提問力:問法以「為什麼」、「如何」為主,AI將會提供因果關係、執行策略、解決具體問題。
- 高階提問力:「如果…會如何」等假設性提問與推演,我們可能得到常規分析中缺乏的創新想法,以及探索未來的可能性。
對抗認知偏見,提升決策品質
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至關重要。然而,人類的決策過程往往受到個人經驗、喜好、情緒等認知偏見影響,最終做出錯誤的判斷。這時,AI就如同一個公正的陪審員,幫助我們打破框架,從更多角度來看問題。
舉個例,當一家科技公司評估大型專案時,專案經理向AI下指令:「如果你是技術長,找出專案可能失敗的十個理由,評估風險可能性,特別關注團隊盲點、市場變化、技術風險。」這樣的「對抗性提問」可以點出我們最不想面對的潛在風險,預先制定應對策略,從而大幅提升決策的品質與成功率。
整合力與運用力,讓你勝出
過去,職場上最有價值的人是知識擁有者,他們透過長時間的學習與經驗,累積大量專業知識。AI的出現,使知識不再是稀缺資源,獲取知識的成本幾乎為零。
AI時代,真正重要的是對知識的「整合力」與「運用力」。不只關乎你懂得多少,更在於你如何與AI合作,從資訊中發現真正有價值的內容。
遊戲規則的轉變,很多職場人感到不安,意味著我們不必再花費大量時間記憶瑣碎的知識,而是要專注於更高層次的思考,像是怎麼提出顛覆性的假設、突破目前的框架、如何從多個角度來看事情等。
當你面對一個棘手的商業難題,與其花數小時搜尋資料,不如先向AI提出一個高階問題:「如果你是全球前五大管理顧問公司(Mckinsey/BCG)的顧問,你會如何評估我們公司的市場潛力,並設計一套進入新市場的策略?」再根據AI的回答,進行深度思考與細節調整。這就是人機合作的精髓。
發揮你的獨特性
與AI互動中,別再一股腦的把工作都丟給機器,而是要更專注於我們之所以為人的獨特優勢:創造力、同理心、以及批判性思考。當我們學會將重複性的資訊整理工作交給AI,就能騰出寶貴的時間,投入更有意義的任務上,發揮我們在職場上的獨特價值。
還擔心工作被AI取代嗎?
Invite you to connect our consultants
如果你想掌握自己在人才市場上的定位
如果你正在尋覓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機會
如果你期待遇見一位真正了解你的專業獵頭顧問
Welcome to follow us at Linked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