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卓恩之夜#2】一線主管說真話:數位轉型的撞牆與突破
在轉型的路上,我們都不是孤島
夜幕低垂,溫暖的燈光映照著紅酒杯緣的柔和光暈,空氣中流動著的不只是佳餚的香氣,更是一種深刻的共鳴。這裡是「卓恩之夜」,一場為正在數位轉型浪潮中奮力前行的夥伴們所打造的交流場域,更是一場充滿真實情感與寶貴經驗的爐邊對話。
Catherine 溫柔而堅韌的策略編織家
Catherine,來自規則嚴謹的金融控股公司,她的分享如同一幅細膩的戰略織錦,溫柔卻充滿力量。她談到轉型的起點,往往不是宏大的口號,而是如何解決眼前的業務痛點。
在金融業,無數的法規如同繁星,巧妙地將這些規則與公司既有的平台連結,讓技術成為梳理複雜性的工具。然而,技術只是序曲,真正的挑戰在於「人」。
Catherine 深知,要推動變革,必須先說一個好故事。一個能讓子公司主管與金控高層都點頭的故事。她將單一的系統導入,提升到整個集團的資訊策略層次。她教我們,在專案啟動前,一份詳盡的「策略簡報」遠比程式碼重要。它不僅是溝通的橋樑,更是爭取資源、凝聚共識的利器。
Catherine也分享了如何尋找內部盟友,將一個業務單位的「剛性需求」作為突破口,再逐步將這個小小的成功,擴展為更宏大的長期計畫。在 Catherine 的故事裡,數位轉型不是一場冷冰冰的技術革命,而是一場需要同理心、策略思維與溝通藝術的人文實踐。
Edward 跨越不同戰場的勇敢探路人
如果說 Catherine 的分享是深思熟慮的佈局,那麼擔任集團數位轉型與營運策略協理的 Edward 所帶了的故事便是一場場大膽的跨界戰役。他以一句幽默卻無比真實的開場白抓住全場目光:「不做數位轉行是等死,做了是找死。」這句話道盡了所有轉型推動者的心聲,也為他接下來的分享定下了勇敢探路的基調。
從萊爾富超商首創的「咖啡寄杯」概念,挑戰了公司內所有部門的既有規則,最終卻開創了全新的商業模式;到進入傳統的科林助聽器產業,面對根深蒂固的文化阻力,他透過數據透明化,讓老闆從上而下推動轉型,同時為基層員工創造新的職涯路徑,化阻力為助力。他的每一個案例,都是在「找死」的路上,硬是闖出了一條「生路」。
最令人驚豔的,莫過於他在科定企業的見聞。一個看似傳統的建材產業,卻是他待過數位化最深的公司,甚至早已將 AI 融入日常銷售與客服流程,並藉此將台灣的營運模式成功複製到海外。Edward 的分享讓我們看見,轉型的核心不在於產業的新舊,而在於領導者的決心與思維。他總結的「心態(Mindset)→ 行為(Behavior)→ 能力(Capability)」進化鏈,為轉型的路徑提供了清晰的指引。
微光匯聚,溫暖前行
隨著兩位講者的分享告一段落,現場的討論聲浪此起彼落。大家發現,無論是身處金融、零售還是製造業,那些「撞牆」的痛楚是如此相似,而「突破」的喜悅也同樣振奮人心。這正是「卓恩之夜」的魅力所在——將一群在各自崗位上奮鬥的個體,凝聚成一個可以彼此取暖、交換心得的社群。
酒杯輕碰間,我們交換的不只是名片,更是對未來挑戰的勇氣與信心。數位轉型之路漫長且崎嶇,但今晚的分享讓我們確信,我們都不是孤島。
只要願意分享、願意傾聽、持續學習,那堵看似堅不可摧的牆,終將會被我們找到那扇通往成功的窄門。
Published by iNSearch 卓恩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© 2025 iNSearch Management Consultants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